

坦白講,我自己都好耐冇試過慳錢及儲錢,對上一次係五年前,公司為咗轉型,由廣告Agency變成網購公司。因為開始做網購公司時,我以為需要好似傳統零售貿易咁樣準備現金買現貨;以及當時已經知道需要準備信用卡,應付Facebook買廣告,所以有一段時間,自己有一種「地獄式慳錢法」嘅自律,維持左大概一年時間。
我當時嘅消費習慣如下:第一、盡量唔用信用卡消費,因為咁樣影響我喺Facebook買廣告。第二、將「想要」同埋「需要」嘅消費分開,「想要」嘅消費唔會即時購買。三、鍛鍊自己刪除「不必要」嘅消費習慣。
而我最想分享嘅係如何分別「想要」及「需要」。想要對我來講係一種慾望,係短暫而唔長久嘅;需要對我來講係一種執着,例如有自己事業嘅執着,呢種執着係短期痛苦,但長期係會不斷為我帶來自動收入。自從呢次鍛練之後,每逢出入返公司call uber 係我嘅「需要」,因為我知道人擁有專注力嘅時間係有限,我執着喺辦公室做決策嘅時間係一種「需要」;而我投放喺Facebook 廣告嘅金錢亦都係一種「需要」。我喺2019年投放喺Facebook嘅廣告相信有10,000,000 ,呢個10,000,000唔係白白花費左,而係我累積掌握到Facebook AI 派廣告演算法pattern,從而幫助我喺網上落廣告更加精準、更加快速。
人最難莫過於係選擇,如何區分「想要」及「需要」每個人嘅價值觀會唔同,但重要嘅事情係需要選擇及取捨。以及早辨清想要及需要亦都可以幫助你減少人生嘅痛苦。